
老兵回归
本季度的「忍者与杀手二人组的日常生活」在制作层面是一部预期之上的好动画。没有想到,SHAFT会如此用心地对待这部作品,即使是第一话中仅出场1分钟的角色,也有着其他片场难以望其项背的丝滑动作与极具张力的镜头展现。虽然我没有经历过SHAFT的辉煌时刻,但是能看到老牌制作公司焕发生机,还是很令人开心的。
很多日常的场景,SHAFT也是全力输出,力求展现动画的动态与流畅,与本季的「mono女孩」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日常系的动画并不是不需要流畅的动作与优秀的作画,只是制作资源往往不会如此富裕,本季度的几部作品就能让我感受到,资源充足的日常系动画是多么美好,美少女们一个丝滑的动作,带给我的欢愉更胜于“飞冲爆”。如果每个季度都能有一部同级别的作品,作为萌豚也能死而无憾了吧!
有许多观众提到了“物语味”,很可惜的是我还没有看过物语系列的任何作品,物语作为一个庞大的系列,数量众多的动画和复杂的作品时间线让想要补番的我望而却步。不过本作能够让我一窥物语系列动画的独特艺术风格,就算是一种预习吧。
「忍者与杀手二人组的日常生活」有着大量而快速的分镜切换和颜色填充,辅以点状或是网格状的花纹,或许这些就是“物语味”的一部分。这样的演出手法看着很新鲜、很夺人眼球,在剧情较为平淡的部分,这样的操作很能提振我的精神、吸引我的注意力。至于这样的手法有什么深刻的含义,恕我水平有限,尚未感受出来。
社区大战
在看动画的几年历程中,我也算经历了不少社区的论战,有关于剧情改编的,有关于人物关系的,有关于场外因素的。但是关于作品本身三观的讨论,对我而言比较新鲜。
对于本作的讨论,首先我想给出我的答案:我并不觉得主角“大杀四方”的行为有什么不妥。在我看来,这些被杀的角色就像是“舞台装置”,随意地处置她们,是我完全可以理解的行为。即使作者展现出他的恶趣味,给这些被杀害者安排了华丽的出场、温馨或沉重的个人身世与背景、可爱的外表,她们终究是一些被设计来杀死的道具,只不过这些道具比较精致,被破坏时会令人怜惜。
我完全理解部分观众难以接受这种无差别杀人的冷血行径,因为在这些观众眼中,一个个被杀的角色都是鲜活的人。作者让她们畅谈未来,让她们感叹生活的艰辛,又让她们突然死去,这种行为确实可以称作恶劣。从另一个角度上说,这些配角还有好看的皮囊,不能再见到她们,也让我感到有些可惜。
理解也好,不理解也罢,将对作品的讨论上升到对观众群体、对社区的攻击是不可取的。保有自己独立的观点,理解他人观点而不强迫他人接受,这才是自由,这样才能形成正常的社区讨论的环境。
讨论之外,其实这次的事件也是一次预期管理失败与观众群体错位的产物。无数对原作了解甚少的萌豚涌入了观众群体,却发现「忍者与杀手二人组的日常生活」里并没有期待中的亲密互动与轻松日常,有的只是无情、冷酷与死亡,于是愤而恶评,甚至与其他观众展开论战。如此总结下来,此时此刻,真是像极了「Lycoris Recoil」的彼时彼刻。我自诩为萌豚,但是在观影前做足了功课,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,所以本作就比较能让我接受。
我们经常能在一些商业同人志的平台上看到标签系统,一看到带有“R18G”标签的同人志,我就会不自觉地敬而远之。或许「忍者与杀手二人组的日常生活」缺少的就是一个自带的标签系统,如果它的身上有醒目的提示,警告即将观看的观众,或许本次的争论就不会发生。